大家好,今天新保网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黎以冲突意味着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黎以冲突意味着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美国欲花钱买通黎巴嫩,让其支持“世纪协议”,黎巴嫩为啥要拒绝?
提问者的问题有两个看点:一是作为 *** 国家,黎巴嫩支持巴勒斯坦的立场与态度;二是微妙处,何以总统、总理不发声,轮到议长出马?
黎巴嫩是 *** 国家中族群同质,宗教多元的唯一
全国人口600万(2024),95%为 *** 人,另有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希腊人等。它是唯一不以 *** 教为国教的 *** 国家, *** 和基督徒(天主教为主)分别占60%和39%, *** 语为官方语言,通用法语、英语。基督徒中包括亚美尼亚东正教、希腊正教会、希腊天主教、新教等十多个教派成员。
由于地理和多元开放等原因,境内侨民众多,上世纪以巴勒斯坦人为主,现有35万,叙利亚危机后来自东邻的难民激增,2024年底已逾百万,再有其他 *** 国家和欧亚等国侨民10万以上。另一数据耐人寻味,海外黎巴嫩人是本国人口3倍多,他们在全球标志形象只有一个—— *** 人中最精于生意。
该国权力分配方式独特,现今伊拉克基本参照它
黎巴嫩以“政治教派体制”为治国之基本,1943年,两大教派政治领袖达成被称作“民族 *** ”的君子协议(亦称“国民公约”,未成文),确认1、权力分配:总统、总理、议长分别由马龙派、逊尼派、什叶派人士出任,议会席位和公职均按比例在各教派中分配;2、 *** 国家性质与同西方联系并行不悖;3、既不置身西方,也不与任何 *** 国家合并;4、在 *** 国家间冲突中保持中立。该 *** 构成黎巴嫩政治生活的主线,由于 *** 人口高增长带来权力要求,1989年“塔伊夫协议”做出相应修改。
由此可见玄机:什叶派贝里议长出面,而不是基督徒的总统与逊尼派的总理,因为前者最反以。
黎巴嫩对“世纪协议”有发言权,它是阿以冲突的直接受害者之一
20世纪60年代,巴勒斯坦游击队转移到黎境内,招致以色列1978年、1982—2000年入侵,2006年又一次越境打击 *** 党,黎巴嫩南部曾被以军长期控制,国家 *** 与完整受到严重侵犯。
特朗普的“世纪协议”看似是美国和以色列用经济利益为代价解决巴以冲突问题,其实让巴勒斯坦人放弃政治诉求承认以色列对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 *** 控制。作为巴勒斯坦的邻国,唇亡则齿寒,这不仅不符合巴方利益,更不符合始终支持巴方的黎巴嫩的利益。
“世纪协议”,又称“愿景计划”,是特朗普时期美国解决巴以冲突问题的一个构想,主导者是白宫高级顾问、特朗普女婿、犹太人库什纳。根据库什纳在4月份暗示和向以色列媒体透露时显示来看,这个协议并没有这么简单。
根据以媒透露的计划来看,这篇长达50页的计划基本可以确定一个中心,那就是“援助换和平”,也就是说通过国际社会向巴勒斯坦提供250亿美元和向接受巴难民的埃及、约旦和黎巴嫩等邻国400亿美元经济援助,换取巴勒斯坦同意将约旦河西岸90%的领土组成以色列为主导的新巴勒斯坦国。
不过此举遭到了绝大多数 *** 国家的反对与质疑,因为此举或将成为巴勒斯坦人向以色列人“领土换和平”的开端。假设协议签了之后,美国要是不给钱,巴勒斯坦届时向哭都没地方哭,因为签署了协议,巴方等于放弃了对1967年领土标准的索求。
所以这个计划不但巴勒斯坦人无法接受,支持巴勒斯坦的 *** 国家也无法接受,与唇亡齿寒的黎巴嫩更无法接受。
因为黎巴嫩跟以色列结下了“梁子”。
黎巴嫩虽然是 *** 国家,但同时也是一个基督教徒众多的国家,所以虽然在中东战争以色列和 *** 国家打得难舍难分,但黎以矛盾并不明显。
矛盾就出在1975年,在黎巴嫩内战时期,以色列坚定支持黎巴嫩基督教反对派武装,造成大量无辜民众死亡,从此双方结下世仇。随后,以色列对黎巴嫩进行了多年的占领。
对于黎巴嫩来说,对巴勒斯坦的态度将直接影响自身在巴以冲突问题当中的话语权,巴勒斯坦问题将决定自身的生存问题,所以黎巴嫩需要坚定支持巴勒斯坦来为自身谋求生存空间和话语权。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否决美国提议的黎巴嫩议长纳比·贝里也是一名什叶派,同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关系密切,一定程度上受到后者的影响。
新华社贝鲁特6月23日电 黎巴嫩议长纳比·贝里23日表示反对美国提出的有关巴以问题“世纪协议”,强调黎巴嫩不会接受以牺牲巴勒斯坦事业和巴勒斯坦人民权利为代价的美国投资。
贝里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如果美国认为可以趁着黎巴嫩遭遇经济困难而用数十亿美元诱惑黎巴嫩,那就错了。他呼吁 *** 国家反对任何扼杀巴勒斯坦事业的企图,强调黎方将与巴勒斯坦人民一道,继续通过一切合法途径进行抗争。
黎巴嫩官方的国家通讯社报道,这是贝里首次就美方“世纪协议”阐述黎巴嫩的正式立场。
此前,黎巴嫩已宣布拒绝参加由美国发起、定于本月25日和26日在巴林召开的涉及巴勒斯坦问题的经济研讨会。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开始酝酿所谓“世纪协议”,希望以此推动巴以双方实现最终和平。巴勒斯坦方面多次表示不会接受这一协议。22日,美国白宫公布了“世纪协议”的经济部分内容,包括在未来10年促成对巴勒斯坦超过50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过半数投资将集中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其余部分则会用于约旦、埃及和黎巴嫩等接收大量巴勒斯坦难民的国家。(记者李良勇)
所谓世纪协议就是美国为一己之私里而炮制的一张纸,是美国推行霸权的又一小伎俩而已。相关方有哪个看不清楚呢?除了美国及其铁杆小盟友之外,遭到拒绝那是肯定的。你就想一下,这“世界协议”的大名号,经过相关方协商吗?考虑了所有各方的关切、利益了吗?所以最终就是个笑话。
有没有对付迫击炮的有效反制武器?
迫击炮是一种典型的曲射武器,其发射阵地一般都有良好的掩蔽,设在战壕里或者其他障碍物的后面,有的甚至设在山坡的反斜面,这保证了迫击炮不会遭到各种直瞄火力的直接打击。加上迫击炮一般的射程都在一公里以上,重型迫击炮的射程更远,所以反制迫击炮有效的手段还是使用射程更大的曲射武器,如更大口径的迫击炮、重型步兵炮以及榴弹炮等,当然作用空军打击和压制迫击炮同样非常有效,不过迫击炮的价值显然不值得这么做。
迫击炮的炮弹初速度低,而且弹道呈典型的抛物线,对方可以很容易判断出迫击炮阵地的大概位置,进而以各种曲射火炮进行反击,以达到摧毁或者压制的目的。而且为了防止出现射击死角,迫击炮阵地的上方一般并不设防护,一旦被对方的炮弹击中,基本上人员和武器就报废了。不过通过合理的使用战术,迫击炮阵地可以有效避免对方的火力反制,迫击炮经常使用的战术就是急促射击,在短时间内集中尽可能的多的迫击炮对目标实施全速的射击,然后迅速的转移阵地,等到对方的反击袭来时阵地上已经空无一物了。所以理论上反制对方的迫击炮的武器有很多,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很困难的,尤其是面对那些经验丰富的迫击炮单位,缩短反应时间在对方的迫击炮还没转移前发起打击成为了成败的关键,良好的观察所和通讯设备甚至比火炮更要重要。
其实最有效的手段还是从空中打击迫击炮阵地,曲射武器防御最薄弱的就是上面,可以说是毫无防御,在上空盘旋的战斗机和攻击机在对方迫击炮发射炮弹的一瞬间就基本可以发现其位置,并且能够迅速的对其实施打击,在没有高射炮的干扰下,战斗机仅用机炮就可以百分之百的摧毁迫击炮,那些迫击炮根本来不及转移阵地。德军在进攻挪威和克里特岛时就曾大量使用战斗机和轰炸机为地面的空降部队(没有重武器)提供火力掩护,从空中压制打击敌方的炮兵阵地,相当于“会飞行的炮兵”。经常是对方的炮兵还在运动,没来得及展开射击时便已经被德军的战斗机所击毁或者击溃。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反制迫击炮的武器,最有效的就是两种。
之一,自然是迫击炮了。
其实,想要压制一种武器,更好的基本都是同类武器。
对于迫击炮来说,反制更好的就是另一门迫击炮。
迫击炮的特点在于轻便,可以快速移动,射速高,精度高,炮弹曲线大。
迫击炮的缺点是难以摧毁坚固工事,但非常适合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迫击炮可以快速移动,而现代化作战很少有停留在一地长期开炮的。
迫击炮基本是发射几发,立即转移阵地。
所以,想要对付迫击炮并不容易。
在战场上,一般就是使用迫击炮来对付迫击炮。
我方迫击炮如果没有性能优势(比如射程、射速、炮弹威力),就要强调战术优势,以迅速消灭敌人的迫击炮。
抗战期间,日军在一种武器上,始终吃了国军的大亏,就是迫击炮。
日军认为,在中国伤亡的官兵中,有三分之一伤亡在迫击炮下。
为啥?因为日本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装备迫击炮。
他们的步兵炮虽然可以曲射,但性能无法同迫击炮相比。至于掷弹筒,射程太近,只有几百米,无法和迫击炮相提并论。
所以,在我军的迫击打击下,日军没有类似的武器,也就无法反压制,只能光挨打。
第二,铁穹系统。
这完全是无可奈何的创造。
在以色列,巴勒斯坦人经常使用火箭弹和迫击炮无差别轰击犹太平民。
其中迫击炮的射程比较近,相对容易对付,火箭弹则很难对付。
所以,铁穹系统被以色列研发出来,可以有效拦截火箭弹和迫击炮弹。
铁穹由此成为迫击炮弹杀手!
看看这个报道。
2024年5月加沙地区局势紧张,极端组织从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国土发射火箭弹和迫击炮弹,被以军使用铁穹防空系统一一拦截,迫击炮弹飞行时间通常只有15秒,铁穹系统大批成功拦截迫击炮弹都还是首次。
以色列国防军新闻发言人乔纳森.康利卡斯表示:铁穹系统非常有效,让那些 *** 出乎意料。 本周二的袭击中,加沙的极端组织, 向以色列南部发射迫击炮和火箭弹。
相比火箭弹,拦截迫击炮弹的难度更高,射程更近,通常只有四公里,飞行时间不到15秒,铁穹系统不但要准确判明炮弹的发射,还要迅速计算弹道,发现是否射向空地而不必拦截,拦截的难度远高于火箭弹。火箭弹和导弹空中飞行时间更长,相对而言拦截难度要低一些。不过,以色列军方发言人表示:尚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拦截成功。
据以色列国防军宣称,以军用铁穹系统击落了至少25枚来袭弹药,大部分是迫击炮弹,准确数字尚未统计完成。
迫击炮的特点是弹道弯曲,能够实现隔山打牛,并且由于落点垂直,在同等装药下,杀伤效果比同口径榴弹炮要大30%以上。由于主流的迫击炮口径都在60毫米左右,分解后重量不足100公斤,由士兵随身背负携行,可以作为班排连等基层作战伴随火力压制武器,随时能提供近距离的火力支援!体积小,重量轻带来的另一个优势就是作战展开速度和脱离战场的速度极快,作战随机性非常之强!如果敌方不能有效的进行观察和定位,迫击炮是很难被历时摧毁的!
(89式60毫米迫击炮)
针对迫击炮快速机动的特点,在二战后雷达技术大发展的浪潮下,诞生了专门用于弹道分析反推炮阵地位置的炮兵侦校定位雷达。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越南的远程大口径榴弹炮被我军全方位压制,于是就采用小口径迫击炮进行隐蔽性的游击战术对我军进行袭扰,打完就跑,而且精度颇高,着实让人头疼!为了快速确定越军迫击炮阵地,我国在1984年从英国进口了两部辛柏林反炮兵雷达,而它就是专门用于对付迫击炮的,其能够对10公里以内的81毫米迫击炮和14公里的120毫米迫击炮进行误差不大于50米的有效侦查,反应时间在10秒以内,能够在30秒内将敌方炮阵地坐标方位提供给己方炮兵进行历时有效的火力压制打击!
(辛柏林雷达侦查定位,152加榴炮反击压制)
除了和对方进行炮兵对轰之外,其实对付炮兵更好的方式还是空中打击!一旦掌握了制空权,以目前的空基和天基侦查技术,可以在上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准确判断敌方炮兵所在地,在空中发 *** 确制导炮弹对敌人进行一发入魂的打击!而这种非接触的外科手术式打击方式被美军在海湾战争和轰炸南联盟行动中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在不使用反炮兵雷达或者空基飞机的情况下,其实只要利用自身的信息化优势,在战场感知能力上碾压对方,也照样能够完虐对方炮兵!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事先利用空中和卫星事先侦查到的伊军炮阵地,确定好坐标方位,最后直接出动两艘依阿华级战列舰利用射程优势对伊拉克的海岸防线进行毁灭性攻击,总共发射1200发炮弹,摧毁伊拉克数十个雷达站和炮兵阵地,削弱了伊拉克的防空和远程反击能力,为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摧毁敌人的迫击炮阵地,另一种 *** 就是拦截!在巴以冲突、黎以冲突中,哈马斯和 *** 党经常将迫击炮和火箭炮阵地设置于居民区或者边境防守薄弱之处,瞄准以色列人口密集区,打完就跑!以色列几乎是防不胜防,不仅难以对这些随机出现的迫击炮进行雷达探测和定位,而且即使探测到了,要打击那些位于居民区的炮阵地也要面对强大的国际舆论!因此以色列采取新思路,改变策略,采用不摧毁炮阵地,而只对炮弹进行拦截的方式确保自身安全!这就是以色列拉斐尔国防系统公司历时五年研发的全天候多弹种防御系统——铁穹防御系统!(巴勒斯坦武装向以色列境内发射迫击炮弹)
铁穹系统能够准确探测并定位炮弹位置,并根据弹计算机计算的数据进行一定的提前量拦截,准确性非常之高!铁穹系统主要针对的就是70公里以内速度较慢的迫击炮弹和火箭炮弹,实战表明,其拦截成功率高达90%以上,堪称实用化的典范,就连美军也忍不住从以色列采购铁穹用于弥补自身的防空漏洞!然而铁穹系统的更大的缺点就是性价比太低,铁穹的塔米尔拦截弹的价格高达2万美元,而普通的一枚迫击炮弹或者火箭炮弹价格往往只有几百美元,确实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土豪专属装备!
(铁穹拦截动图)
有,就是比迫击炮更强更猛的武器。
我们先看下什么叫反制,反制的意思就是,在面对对方攻击的时候,对其进行反击。那么,反击的话,就是用啥都行了。只要能打掉他,就是对他的反制武器。
迫击炮这个东西如何反制,很简单啊,用比他们更好更多的迫击炮进行反制,重点就在于优势。他们有什么,我就拿出比他们更强更好的对付,这就可以了。打非对称战争,也是这么打,用我们的优势打击敌人。
当年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横着走,然而最终被美军消灭殆尽,原因很简单,美军舰队更强,美国军舰更多。再比如,当年德军的装甲部队横扫欧洲,最终败于苏联,原因也是苏联的装甲部队实力更强,苏军的T34和虎式一对一打不过,但是数量多啊。初期打不过你,那是因为你有优势,后期能反制你了,是因为优势在我这边了。
我想题主问的应该是,敌方迫击炮在看不见的位置进行射击,应该如何反制。现在美军特种部队装备的是轻型反迫击炮雷达,可以直接侦测到敌方迫击炮位置,知道位置之后,打击就容易的多了,随便什么武器,只要能打到就行。直升机无人机导弹,甚至是迫击炮都可以。
如果没有的话,还没有足够射程的武器,那就藏好就行了。
哨兵小虎第578条回答。
要想反制迫击炮,就必须搞清楚迫击炮的特点:
一、弹道固定。
迫击炮是通常是曲射,通过射击角度的不同,弹道也不同,所以容易判断出炮弹的落点!
二、阵位短时固定。
虽然机动灵活是迫击炮的优点,但发射完后,通常会连续发射,即使要机动,其通常在1~2分钟内阵位相对固定。
三、射程、射高相对固定。
迫击炮通常射高在2~4千米,射程在3~6公里!所以,普通的防空高炮只要能发现其发射的弹丸,就能将其摧毁。
四、防护能力弱。
迫击炮不像坦克或者装甲车,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通常没有太大的防护能力,如果从空中或地面攻击其阵地极易将其摧毁。
所以,以上四点,通常的顺序是发现迫击炮发射的弹丸→推算其弹道或弹着点→消灭空中弹丸→推算其发射阵位→摧毁阵位。
显然近程防空高炮和密集阵是迫击炮的更大克星!
一、具有灵敏雷达,能识别空中弹丸。
高炮和密集阵通常有炮瞄指示雷达,能精确识别导弹和炮弹弹丸。
二、计算机能在毫秒级别内推算出其弹道并做出反应。
现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抛物线,并确定弹道或弹着点,并推算出发射阵位!通常在千分之一秒内就可以完成。之后自动开火,射击弹丸。
三、射击初速快、密度高。
密集阵和高炮通常弹丸初速在1000米/秒,射速为每秒2000发!
四、确定发射阵位,并予以摧毁。
密集阵如果对无防护和轻装甲目标具有有效的杀伤能力。有有效杀伤人员和轻武器装甲。
当然,更好的武器是激光武器,激光武器具备发现即摧毁的能力,且小能量的激光武器完全具备实现的条件!
2024世界杯,同处E组的哥斯达黎加队和塞尔维亚队前景如何?
哥斯达黎加
期待再一次黑马之旅
4年前的巴西世界杯上,哥斯达黎加杀入8强震惊世人。如今,“加勒比海盗”卷土重来,期待再次上演神奇之旅。
在主教练拉米雷斯公布的23人名单中,12人参加过上届世界杯,这保证了球队的丰富经验,不至于在大场面中怯场,其中更大牌的球星当属效力于皇马的门将纳瓦斯以及葡超里斯本竞技队长鲁伊兹。
纳瓦斯凭借在巴西世界杯的神奇发挥受到了皇马青睐,经过几年历练,已经成长为世界级门将。鲁伊兹司职攻击性中场,是上届球队创造历史的绝对功臣,虽然本赛季有伤在身,状态或许不如当年,但球队依然非常倚重他的大赛经验。此外,皇家贝蒂斯前锋坎贝尔本赛季状态不错,无论联赛还是国家队都屡有进球,是哥斯达黎加攻城拔寨的利器。
也许在很多球迷眼里,哥斯达黎加被视为送分童子,然而谁真的敢低估这匹“超级黑马”呢?
塞尔维亚
不是鱼腩,拒绝酱油
如果单论塞尔维亚队,历史应该是32支球队中最短的——2006年随着黑山独立,塞尔维亚队方才诞生。但如果谈及前身,塞黑和南斯拉夫在国际足坛还是有过鲜明印记。
2024年世界杯,塞尔维亚未能晋级决赛圈;2010年世界杯,首次独立参赛的塞尔维亚1胜2负位列小组末位,惟一的胜利是1:0击败了那届季军得主德国队。
本届世界杯,塞尔维亚队以预选赛小组之一名的身份晋级,但是功勋教练穆斯利恩因为与足协的矛盾辞职,助手克尔斯塔伊奇任临时主帅,这也为他们的俄罗斯之行增加了变数。立足打好每一场比赛,拒绝打酱油,应是比较务实的目标。
虽然足球并不是塞尔维亚最突出的项目,而且成绩近年来有所下滑,但他们继承了前南球队身材高大、对抗能力突出但技术并不粗糙的特点,主要依靠整体配合。他们的队员主要在欧洲五大联赛踢球,主力阵容相对稳定,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其中包括曼联后腰马蒂奇、南安普敦攻击型中场塔迪奇和富勒姆前锋米特洛维奇等人。
这支球队的核心是29岁的马蒂奇,具有一流的阅读比赛能力,阻截和组织能力不俗,还有一脚远射功夫。虽然上赛季离开切尔西让一些人认为他的前途暗淡,但重回穆里尼奥麾下的塞尔维亚铁闸证明,他仍是当今足坛最出色的后腰之一。
塔迪奇和米特洛维奇是不可或缺的攻击武器,也是目前队中进球最多的球员,各有13球入账。而在中超广州富力踢球的后卫托西奇,也将在世界杯赛场展示自己的风采。
到此,以上就是新保网小编对于黎以冲突意味着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黎以冲突意味着什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