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骗取医保定罪标准是多少 骗医保多少金额被判刑?

chkek 保险知识 174

大家好,今天新保网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关于个人骗取医保定罪标准的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搜索个人骗取医保定罪标准是多少,因此,小编特意整理了3个与骗医保多少金额被判刑?相关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骗医保多少金额被判刑?
  2. 骗取医疗保险多少金额才能判刑?
  3. 骗取医保基金有什么后果?

骗医保多少金额被判刑?

保险诈骗金额个人在1万元以上的就会被判刑。

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根据《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四十八条 保险诈骗案(刑法第198条)。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2、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骗取医疗保险多少金额才能判刑?

《刑法》第198条第1款   我国《刑法》第198条第1款的规定,个人犯保险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198条第3款   《刑法》第198条第3款规定,单位犯保险诈骗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险诈骗罪的牵连犯   保险诈骗犯罪突出的特点就是其犯罪手段可能会触犯其他罪名,构成另一独立的犯罪,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之为牵连犯。所谓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其 *** 行为或结果行为有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以实施一个犯罪为目的;有两个以上的犯罪行为;数个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即一罪或数罪是他罪的 *** 或结果行为。

如前所述,我国《刑法》第198条第1款用叙明罪状的方式规定了保险诈骗罪的五种复行为方式。这些复行为中“骗取保险金”是保险诈骗罪的目的行为,在此之前的行为则就是本罪的 *** 行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本罪所列的几种行为方式都有可能构成牵连犯。

骗取医保基金有什么后果?

有这6种行为,

可能会被暂停使用社保卡

用社保卡购买与疾病治疗无关产品

例如:购买生活用品、与疾病治疗无直接关系的体育健身或养生保健等消费等。

骗取医疗保险基金

以药换药(物)、转卖药品、套用和虚开检查治疗项目等骗取医疗保险基金,超范围购药囤积药品等。

冒名使用

使用他人社保卡在医院就医,把本该自己支付的医疗费用,用他人社保账户进行支付。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冒用他人基本医疗保险凭证或者伪造、变造基本医疗保险凭证,进行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的,应责令其退回相关医保费用,并可处以警告或1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还可以改变其记账结算方式1至6个月。

伪造病历、票据

伪造或者使用虚假病历、处方、检查化验报告单、疾病诊断证明等医疗文书和医疗费发票,作为医保账户报销凭证,视为医保欺诈。

倒卖药品

在医院使用医保卡开超出病情所需药量的药物,再转手倒卖开出的药品,这种手段属于套取社保卡基金行为,属于非法牟利或不当得利。

借予他人

将本人的社保卡转借他人就医,一旦被查出,会对自己日后看病就医,使用社保卡造成影响。得不偿失!

到此,以上就是新保网小编对于个人骗取医保定罪标准的相关介绍了。希望这些关于个人骗取医保定罪标准的3点解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关于的问题,欢迎继续关注我们。

标签: 个人骗取医保定罪标准 医保 骗取 以上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